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企业新闻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动态】抢占散货船超额收益,先抓“绿色节能”王牌——中船节能在青岛论坛给出实操路线!

来源:      2025/9/29      点击:

9 月 25 日,海运圈网主办的“2025 散杂货船舶投资与经营论坛”在青岛落幕。我司黄总应邀参加论坛,给与会嘉宾带来散货船绿色节能的实操路线。

黄总参加了论坛聚焦“绿色减碳技术的选择与实践”圆桌讨论。如何把握散杂货船在“地缘、能源、市场”三重驱动下的结构性投资机会?黄总用 2000余艘散货船实船节能技术应用业绩数据,向与会船东、投资人抛出一条“降本增效减碳合规”的确定路径:先把尾部节能做成“标配”,再把风力助推转子打成“王牌”。


应用流体动力节能技术是当前实现“降本增效减碳合规”最经济有效的技术路径,可让散杂货船投资立于不败之地。黄总在圆桌讨论中结合中船节能团队已完成的2000余艘散货船技术应用实践,深入剖析了当前散货船流体动力节能技术具体措施、应用成效与实施关键。根据散货船的船型特征和流动特点,黄总优先推荐船舶尾部“前置预旋导轮+消涡鳍”组合节能增效技术,这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节能减碳手段,没有之一。该方案凭借其高性价比成为新造船的标配和在营运船舶改造的首选,在散货船上不仅可实现7%甚至更高的能效提升,更因初始投入较低,使投资回收期普遍缩短至一年以内,为船东提供了一条“降本增效”的最经济路径。



之后,黄总就不同节能技术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剖析。一般而言,减阻类的措施如球鼻艏的改造、加装气层减阻系统等,通常需要在干坞内较长时间的施工,因此修船厂的档期和坞期需要提前协调好;对于尾部加装导轮和消涡鳍增效等的节能措施,技术门槛很高,需要依托具有深厚流体力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经验积累的专业厂家来实施,其关键:一是必须结合船舶线型特征、航速、航线、机-桨匹配等实际情况定制;二是必须充分考虑船艉-导轮-螺旋桨-消涡鳍-舵等部件之间的流动干扰,以实现最佳匹配取得最佳节能效果;三是安装施工时必须要精准定位。对于转子和翼型风帆等风力助推类措施,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规避风帆对船舶的不利影响,并选取具有足够起吊高度的吊装设备的修船厂。

展望未来5年,就“最值得散货船东关注和投资的绿色技术或方向”这一问题,黄总推荐转子帆,认为其具有突出的降本增效减碳合规综合效益:一是因风力助推技术利用了绿色风能,独具其他流体动力节能技术所不具备的降低未来将生效的船舶燃料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FI,有助于大幅降低碳罚款;二是转子帆作为主动式风力助推装置,具有比被动式的翼型风帆、混合式的吸力帆等具有更高的助推节能效果;三是转子帆对散货船船型友好适装,可通过可移动装置或液压倾倒装置等将对装卸货的影响降至最低,且在散货船上的应用最多,技术成熟度相对高。以一艘32.5万吨散货船为例,经测算,加装5套直径5m、转筒高35m的可倾倒式转子帆,在中国-巴西航线上以经济航速运营,可实现节能16%,预计年均可实现节油+减少碳排放罚款共计约280万美金,综合效益十分突出。


新市场、新航线、新思维。在当前航运业节能减碳迫在眉睫的背景下,碳税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推动船舶加快绿色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谁先拿到“绿色船”标签,谁就拥有运价溢价和租船优先权。中船节能已备好船体改型减阻+新型气层减阻+尾部高效节能推进+转子帆等的组合节能解决方案包,提供从方案优化设计、试验验证、送审与船检、产品、安装技术服务到售后监测维保的“交钥匙”服务,帮助船东把节能收益提前锁进现金流。

此次圆桌讨论彰显了中船节能公司在船舶流体动力节能领域的专业积累与技术引领力!黄总的案例分享及我司最新绿色节能技术获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可。会后,多家企业代表与我方进行深度交流,纷纷表达与我司加强深入合作、共同营造绿色低碳航运的美好愿景。绿色转型不再是成本,而是下一轮结构性红利的入场券。